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教研 > 《玲玲的画》优秀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优秀教学设计

2021年09月09日 09:10:16 访问量:3025 作者:林芳

玲玲的画》优秀教学设计

铜冶镇北铜冶小学     

设计理念:

《玲玲的画》是一篇内容简单、意蕴深刻,让人读后颇受启发的儿童故事。主人公玲玲不小心弄脏了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但她已经没有时间重新画一张了,着急地哭了。后来,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全文以人物的心情变化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通过对话,让读者能感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读到课文结尾处爸爸说的话时,觉得自然贴切,毫无说教之感。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心理变化,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一讲故事。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爸爸富含哲理的话,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抓住关键词讲述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爸爸富含哲理的话,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认读三遍。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句子。

4.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三幅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二)请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指导口语表达。

(三)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爸爸对玲玲的关心,知道了玲玲弄脏了画后十分伤心。这节课,我们去看看爸爸是如何启发玲玲,帮助她解决“画弄脏不能参加评奖”的问题,及从中受到的启示吧!

走进人物,品味哲理

(一)朗读第5~8自然段,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朗读任务。爸爸说了什么话启发了玲玲?(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原句)玲玲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原句)玲玲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圈出文中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二)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重点句段进行深入诵读和感受。“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读出亲切、关切的语气及爸爸的沉稳,感受爸爸对玲玲的疼爱。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同学们,如果你是玲玲,你把画弄脏了,又来不及重新画一幅,你的爸爸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扮演角色演一演)

()对比讨论:观点一——爸爸启发孩子自己解决;观点二——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选择赞成哪一种观点,并说明原因。

1.赞成观点一。“仔细地”表明爸爸在很认真地看玲玲的画。“画点儿什么”说明爸爸经过认真思考后,想出了补救这幅画的办法。但爸爸并没有真接告诉玲玲画什么最好,而是启发玲玲自己动脑筋思考画什么,培养玲玲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爱动脑思考,又善于启发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3.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第二、三幅图画,找找弄脏的地方和小花狗的关系。抓住“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幅画好在哪里。

4.抓住“满意”一词,请学生称赞玲玲,引导学生在夸赞中理解“满意”的两重含义。“满意”表明玲玲不仅对自己修改后的画表示满意,更对自己能动脑筋想出绝妙的解决办法感到很满意。

5.教师指导朗读,读出满意的语气。(教师板书:满意)

6.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弄脏了的地方除了画小花狗,还能画些什么呢?(小组讨论)玲玲完美解决了画被弄脏的难题后,爸爸看到这样的结果,是怎样的态度呢?(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的内容)

(四)朗读第9自然段,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朗读任务。

2.爸爸看了玲玲的画心情是怎样的?(圈出文中表示爸爸心情的词语)

3.他又是怎么说的?(用双横线在文中画出原句)

4.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重点句段进行深入诵读和感受。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6.课件出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正确停顿,从中体会爸爸的高兴。朗读指导:朗读时的停顿——“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7.朗读句段时,圈画出句子中的“糟”“坏事”“好事”进行理解;说说“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糟”指事情或情况坏。“坏事”文中指玲玲准备第二天参加评奖的画被水彩笔弄脏,且来不及重画。“好事”既指想办法修改弄脏的画后,画看上去更好了,又指培养了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8.学生讨论:从这个句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说明了在生活中把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就能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道理。因为好事和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今后我们遇到这样的事也要向文中的爸爸和玲玲学习,沉着冷静,肯动脑筋。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动脑筋,又善于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好爸爸,还看到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玲玲。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这让读者深受启发,受益良多。

三、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结构图示指导学生背诵。

玲玲的画爸爸启发→画小花狗(另画一张→来不及了)成好事(坏事变)

2.小结:学了课文《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之后,我相信每个同学都受到了启发。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向文中的爸爸和玲玲学习,遇到事情也要积极开动脑筋,找到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还要明白哭闹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编辑:铜冶镇北铜冶小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