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教科 > 关于开展全国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全国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

2011年10月10日 00:00:00 访问量:792

鹿泉市教育局

关于开展全国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区教育中心,直属各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在中小学生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按照教关委函【201111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0119月——20127

二、活动内容

1、读书活动

读书是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组织中小学生阅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本,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体会。

2、竞赛活动

为引导青少年深入阅读,各学校要在读书活动的基础上举办竞赛活动,包括征文比赛、演讲比赛。

⑴征文。题材不限,紧扣主题,观点正确;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叙事典型,形象生动;要求原创,切忌假大空。字数分别为小学组800字以内,中学组1500字以内。于2012220日前报教育局普教科。

⑵演讲。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事例生动,语言流畅,服装、体态自然大方,普通话标准,富有感染力。

三、活动要求

1、各学校要再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通过学校广播等多种形式观法宣传,扩大活动影响,要发动学生阅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系列读本。

2、开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活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主题深入开展活动。

四、联系方式

活动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关工委。

联系人:姜鸿儒

联系电话82011422

附: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通知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附件一:

教关委函[2011]11

 

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关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关工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关工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在中小学生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决定,20118月至20127月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是教育系统关工委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成长的品牌活动,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课堂内外杂志社承办。希望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学校充分认识主题教育活动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主题教育活动的领导,把该活动作为发挥关工委作用的重要抓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三贴近的原则精心组织、细致安排,通过这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附件: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方案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一一年五月九日

 

 

附件二:

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

读书活动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通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开展,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掌握基本的个人礼仪和社会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使中小学生成为传承文明、复兴中华的实践者。

  一、活动组织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承办单位:课堂内外杂志社

  二、活动内容

  (一)读书活动

  读书是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组织中小学生阅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本,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体会。

  (二)竞赛活动

  为引导青少年深入阅读,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学校要在读书活动基础上举办系列竞赛活动,包括征文评比、演讲比赛。

  1、参赛对象

  中小学生。按小学组、中学组(含初中、高中、中专、中师、技校、职高)分别进行比赛。

  2、竞赛内容

  (1)征文。题材不限,紧扣主题,观点正确;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叙事典型;形象生动;要求原创,切忌假大空。字数分别为小学组800字以内,中学组1500字以内。

  (2)演讲。主题鲜明,脉络清晰,事例生动,语言流畅,服装、体态自然大方,普通话标准,富有感染力。每人演讲时间不超过6分钟。

  (三)实践活动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主动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活动步骤

  1、第一阶段(20118-20125月):宣传发动、读书实践、征文演讲竞赛。各地及时转发活动文件。在表彰总结上届活动的基础上宣传发动本次活动。组织广大中小学生通过阅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知识读本,参与实践。按活动组别,根据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写作征文,评选优秀征文,开展演讲比赛,进行表彰。各地将参与全国评选的名单(附征文和演讲光盘)报活动组委办公室。

  2、第二阶段(20126月):全国征文评比。全国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根据各级报送的参与全国评选的材料进行统一评选,决定表彰名单及各省参加全国演讲总决赛的学生。

  3、第三阶段(20127月):全国表彰大会、演讲总决赛、夏令营。7月中下旬举行演讲总决赛、表彰大会和夏令营活动。

  四、活动措施

  各地、各学校关工委要结合本地区和学校实际,把主题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主管领导要适时对主题教育活动进展情况进行考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主题教育活动健康深入开展。要将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组织青少年读好主题教育读本;要以广播、墙报、黑板报和手抄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要与党团、班队、社团活动结合,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引导青少年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已;要注意把读书、实践、写作、演讲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五、参加方法

  1、课堂内外官方网站(****)主题教育活动专栏将公布活动方案,课堂内外杂志社将出版内容丰富多彩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知识读本(随书附活动方案及报名表)。

  2、各地教育关工委、指导教师和参赛青少年,可通过登录课堂内外官方网站主题教育活动专栏了解活动进展。

  3、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定期编辑简报,交流活动情况。

  4、《课堂内外》杂志将报道活动有关情况。

  六、奖励办法

  1、征文分小学组和中学组(含初、高中)二个级别组别进行评选。特等奖为参加人数的两万分之一,一等奖为参加人数的万分之十五,二等奖为参加人数的万分之二十,三等奖为参加人数的万分之三十,优秀奖为参加人数的万分之三十五。各地按以上比例选拔获奖学生,并将获奖名单报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特等奖获得者,将应邀参加全国演讲总决赛、表彰大会和夏令营。

  2、对成绩突出的单位授予先进集体奖。对成绩突出的个人,授予先进个人奖。获先进集体奖的代表及先进个人,将应邀参加表彰大会及夏令营活动。

  3、对支持开展活动并取得明显进步的人员,授予“‘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4、街道、社区组织本辖区中小学生参加活动,以参加人数多、活动开展好的,授予“‘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5、对参加人数多、活动组织好的学校,授予“‘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称号。

  6、所有获奖学生及辅导老师均发给获奖证书。

  7、获奖名单和优秀征文将在课堂内外官方网站主题教育活动专栏公布。

  七、联系方式

  教育部关工委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活动承办单位课堂内外杂志社。具体事宜请与组委会办公室联系。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财富中心财富三号B7楼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邮编:401121

  电话:(023636589856365983563658921

     636597506365897563659812

  联系人:邹 珏、张天荣、罗文全、冯图南

       陈志芸、尹 强、王志刚、彭 霞

  传真:(02363658985

  E-mail:huodon****@163.com 602568****@qq.com

 

 

编辑:网校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