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职教教研 > 创新情境教学案例《向心力》

创新情境教学案例《向心力》

2022年11月14日 08:38:10 访问量:5353 作者:王新栋

单元  圆周运动

2课时 向心力

主备人  王新栋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通过飞椅受力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向心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

通过小实验感受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科学思维

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掌握向心力的表达式,能够计算简单情境中的向心力。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

重点

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及质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

向心力的来源

 

 

知识

回顾

储备

问题:从本质上讲,匀速圆周运动是个什么运动?其速度会变吗?有加速度吗?加速度会变吗?

匀速圆周运动是一个变加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会改变,有加速度。

加速度变不变呢?学习本节课后就知道了。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播放汽车在水平道路上转弯时车内视频

问题

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

1.在汽车转弯时,人的姿态如何?

2.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3.人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有什么特点?

通过认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丰富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物理观念)

1.上身向外倾斜,下半身没有动。

2.人的下半身收到了一个力的束缚。

3.指向圆心

教学建议

思维引导:人和飞椅整体的受力情况并不难,难点是其合力方向,可以结合下面的问题从“效果”分析。

 

情境创设

播放飞椅的视频

问题

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

1.人和飞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力?合力怎样?

2.迫使人和飞椅做圆周运动的力的方向有何特点?

3.向心力的命名依据是什么?

通过认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丰富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物理观念)

 

1.人受力如右图,合力水平、指向转动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力就叫作向心力

3.向心力:效果力,由某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提供,不参与受力分析

教学建议

思维引导:人和飞椅整体的受力情况并不难,难点是其合力方向,可以结合下面的问题从“效果”分析。

活动建议:得出结论后,可让学生参照教材第28页做一做,感受向心力,并作为任务一和任务二的过渡。(提前准备细线)

情境创设

演示实验:用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

问题

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

探究前:探究过程中,涉及的可变物理量比较多,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究?请设计方案。

控制变量法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建立向心力的概念,探究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以及质量的关系。

(物理观念、科学探究)

探究时,边观察边思考:

1.质量、半径相同,向心力和角速度有什么关系?

2.质量、角速度相同,向心力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3.半径、角速度相同,向心力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现象:

1.质量、半径相同,角速度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2.质量、角速度相同,半径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3.半径、角速度相同,质量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大结论:

精确实验表明:

再根据公式推导

教学建议

思维引导:

先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探究前,教师讲解实验器材。

活动建议:

1.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2.形成方案后寻找志愿者进行相应操作。

3.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4.完成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随堂演练:课后第4

情境创设

学生自制飞椅模型,观察角速度增大、减小过程中悬线的姿态。

问题

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

1.飞椅模型角速度增大时,悬线姿态如何?说明什么问题?

2.飞椅模型角速度减小时,悬线姿态如何?说明什么问题?

3.你能否利用动力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通过认识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丰富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研究)

1.角速度增大,悬线向后倾斜,说明受到向前的力;

2.角速度减小,悬线向前倾斜,说明受到向后的力;

3.力与速度平行,改变速度大小;力与速度垂直,改变速度方向。

  速度沿切线,向心力只改变速度方向;若改变速度大小,需要有与速受力度平行的力,即切线方向的力。

  因此,变速圆周运动斜向前或斜向后。

教学建议

思维引导:认识力是怎样改变运动状态的,认识怎样改变速度的大小,怎样改变速度的方向。

活动建议:本部分重在学生的体验,并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分析。自制飞椅模型不必复杂,以手臂为转动臂,手拉悬挂重物的的细线效果也不错。

可以一位同学操作,一位同学观察。

 

 

 

课堂小结

学习任务

评价标准

达成情况

1.知道向心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

能正确解答课后第2

 

2.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感受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能完成探究实验,并能正确说出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质量的关系。能正确解答课后第4题。

 

4.掌握向心力的表达式,能够计算简单情境中的向心力。

能正确解答《优化设计》第29页例题2

编辑:鹿泉一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