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 |||||
课题名称 |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 第一节 重力与弹力 | ||||
姓名 | 王晓蕾 | 工作单位 |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 ||
学科年级 | 高一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
一、教学目标设计 | |||||
1 知道力的概念,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 2能够利用力的图示表示力,能够规范作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描述。知道重心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知道如何找重心。 | |||||
二、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是力的三要素,重力 教学难点是重心的理解 | |||||
三、学情分析 | |||||
从基础知识上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对它们有初步的了解,从基本技能上看,学生学过力的三要素并会画力的示意图,学生的这种储备为本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突出的是过程体验和情感教育,使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
四、教学内容分析 | |||||
从学习障碍上看,主要有三个,一是力的作用效果容易观察,微小形变不宜观察,要做好演示实验,二是三要素的确定容易出错;三是对于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理解,过于抽象。 | |||||
五、教学方法设计 | |||||
演示实验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确定纸板的重心
| |||||
六、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做实验:两个叉子插到一起,用火柴支撑起来,放到玻璃杯上,仍能保持平衡,点燃火柴,只有一个很小的支撑点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平衡 | 观察 | 引起兴趣 | |||
引出力的概念,用守门员挡住足球的情景,思考问题 1没有守门员或足球,这个力还存在吗? 2守门员对足球的力涉及几个物体? 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3 足球对守门员有力的作用吗?谁又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4守门员对足球的力有方向吗? 5根据以上问题,总结一下力有哪些性质?
| 先自己思考 然后小组讨论 最后代表展示答案 | 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 |||
让学生思考得出力的性质 | 踊跃发言 | 提高总结能力 | |||
用多媒体展示多个受力的情境,让学生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学生思考,总结,记笔记 | 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知识点 | |||
演示微小形变: 1用几何放大的方法演示玻璃瓶微小形变 2用光学方法演示桌面微小形变 | 观察和思考 | 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 | |||
从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引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从而引出力的图示.讲解力的图示,以及注意事项. | 回顾初中知识,画课本课后第二题力的图示 | 积极思考,规范作图 | |||
从生活情景引入重力的概念,从产生和力的三要素几个方面讲解.重点在重心的理解, | 让一个学生用手指支撑木板,使其平衡. | 理解重心这个抽象的概念. | |||
重心的确定: ①.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哪? ②. 重心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什么有关? ③.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 小组内利用初中的知识确定重心的位置,回答问题. | 理解重心的有关结论. | |||
重心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倒翁,相扑运动员,汽车超载,举重冠军李发彬的金鸡独立 | 引起学生思考,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联系生活和科技。 | 回扣开头的实验。 | |||
七、信息技术应用设计 | |||||
多媒体展示各种情景. 多媒体课件 演示:微小形变实验
| |||||
九、教学反思 | |||||
本节课以具体的情境入手,引出多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从而得出结论。包括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效果等问题。用各种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复习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之后,帮助学生理顺应该从哪些角度研究一个力,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弹力,摩擦力等内容奠定基础。设计了很多学生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授课过程中讲解力的图示时没有强调力的大小用几个标度的长度表示,好多学生用了一段表示。要增强对课堂的把控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