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教研 >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2023年08月13日 17:14:12 访问量:3503 作者:李亚娟

 

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

1.课标要求: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课标解读: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与新罗的交往则是中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既显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教材分析】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该单元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本课主要学习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和玄奘西行等内容。四部分内容中,既有外国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例,也有中国学习外国文化的事例。遣唐使、鉴真东渡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唐与新罗交往描述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玄奘西行则介绍了中印文化交流。学习这四部分内容,目的是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遣唐使是重要方式,着重点在学习,方向是日本主动学习中国。随行的使节、留学生、留学僧的访问学习,使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真应日本僧人之邀,随遣唐使回访日本,着重点在传播,方向是中国主动帮助日本。学习和传播两个层面显示出唐朝文化在当时东方世界占有领先地位。唐与新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新罗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方面,但唐朝也引进了新

罗的物产与音乐等成就。玄奘西行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事例,它与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交往一起构成了唐朝时期中印、中日、中朝,乃至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生动画面。

【教学立意】

本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关键词是“繁荣”“开放”。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繁盛时期。通过分析课标与教材,可以发现: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具有双向互动、多向交流的特点。可以说,唐朝时期,大唐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大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立意定位“大唐走向世界、世界走向大唐”,最后,主题升华为“中国走向世界”。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 3 课《盛唐气象》的学习,知道在唐朝前期几位君主的励精图治下,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稳固发展、对外政策比较开放,这些都是唐朝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基础,这也是学生关于本课的知识背景。此外,关于本课相关内容,尤其是关于玄奘西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通过《西游记》等名著,有一定了解,但是真实的历史和小说又有差别,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澄清。

(三)本课重点问题

1.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些具体事例和代表人物?

2.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有什么特点?

3.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外国家有哪些影响?

4.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对当今有哪些启示?

二、教学目标

1.能通过史料、图片等资料,知道鉴真和玄奘的身份,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时间、原因、路线。(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能通过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其影响。(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通过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事迹,感受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体悟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4.能通过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感受唐朝时期和中国开放的胸怀(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顾第3课《盛唐气象》的主要内容:经济的繁荣、(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提到多彩的文学艺术会想到唐诗,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来看两句诗,这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我们大家来读一读“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两句诗意思是说: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虽有一定的文学渲染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唐朝时期各方来唐代的盛况。接下来通过一个视频来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又一次感受到盛唐气象,也感受到万国宾客来唐的盛况。这一时期,世界是走向大唐的,同时大唐也是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向世界的大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展示学习目标】

一、大唐走向世界——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一)玄奘西行

1.玄奘简介

2.玄奘西行与回国线路图

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路途之遥远,过程之艰辛,这一路上虽然没有白骨精和盘丝洞,没有牛魔王和火焰山,没有魑魅魍魉和九九八十一难,却有一望无际的大漠黄沙、戈壁荒滩、缺水断粮、迷失方向的危险。

补充这也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不同的之处。你还知道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提醒我们学历史应注意:历史记载真实存在,小说可以大量虚构。要区分历史和文学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小说当历史。

材料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让他葬身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或者迫使他心生懊悔,黯然东返。 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挡住玄奘的脚步。早在迈出长安的那一刻,玄奘就已发出宏大的誓愿——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能归东而生?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对理想的永不放弃,对信念的始终坚持。

3.《大唐西域记》

讲解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提问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国同哪一地区的交流?(预设:中印文化交流)

讲述玄奘西行取经,行程历时 18 年,行程五万多公里,走访了 110 个国家。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也是一条玄奘实现精神升华的修行之路,也是一条中印文化的交流之路。

(二)鉴真东渡

讲述随着玄奘对佛经的翻译和注解,唐朝时期,佛教也得以兴盛。而在此时期,日本的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42年,日本僧人拜访当时的著名佛学大师鉴真,希望他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授戒律。这便是鉴真东渡日本的起源。

播放视频鉴真东渡的过程

材料通过视频我们知道鉴真东渡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最终坚持下来,从他身上看到了责任和使命。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咏鉴真诗

在鉴真的设计及领导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鉴真随船带到日本的,还有绣像、画像、书帖等,其中有王羲之父子的真迹,后来成为日本书法的准绳。……鉴真对医药学很有研究,在日本医学界是位备受尊敬的先师。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提问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预设:建筑•绘画•文学·书法·医药等(P20))

讲述鉴真东渡,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了日本,铺就了一条中日文化交流之路。而在同时期,日本、新罗这些国家也纷纷派遣人员到大唐,世界也在走向大唐。

二、世界走向大唐——遣唐使、唐与新罗的关系

(一)遣唐使

图片《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提问他们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大唐?(预设:学习大唐文化)

材料“大唐国也,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大唐这个国家,体制法度完备且稳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国家,应该经常派遣人员去大唐学习。)                          

——《日本书纪》

讲述我们把日本派遣到大唐来学习的使节叫做“遣唐使”

材料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日本先后正式派遣的遣唐使为12次。每次人数少则100多人,多则500人左右。遣唐使团集中了当时日本外交、学术、科技、工艺、音乐、美术、航海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章林《遣唐使:中日交流的重要承载者》

提问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派出遣唐使具有怎样的特点?(预设: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

材料来唐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们收集、携回大量汉文典籍,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技术、佛典,为奈良文化和平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李威周《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提问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预设:政治、政治、经济、文学、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技术、佛典等多方面)

图片呈现遣唐使在建筑、制度、经济、文字等方面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讲述】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结合教材及教师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发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材料

讲述】在这一时期,除了日本派遣遣唐使到大唐学习之外,位于朝鲜半岛的新罗也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他们也将大唐文化带去了新罗。比如说,新罗模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朝时期中外文化选拔官吏,还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交流的盛况。法等科技成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新罗人崔致远,他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还在唐朝担任官员,写下了大量诗文。这些新罗使节和留学生,也促进了中国与新罗的文化交流。

三、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讲述】唐朝时,世界上有 7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从中印文化交流,到中日文化交流,再到中新文化交流,这些都展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也正是对外交往的繁盛,也造就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唐。无论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还是唐朝时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抑或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还是现在的孔子学院、一带一路,他们都在向世界传递着一种中国精神沟通、交流、互鉴。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在文明或文化交流中应该秉承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取舍、为我所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板书设计】

中外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遣唐使   唐与新罗

 

【作业设计】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学更注重“质”而非“量”,分层设计的作业更能照顾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菜单式作业(基础巩固类、能力拓展类、实践创新类)可选一项或是多项,有梯度和区分度,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基础巩固作业

能力拓展作业

实践创新作业

  1. 遣唐使的目的、规模、影响
  2. 鉴真东渡的地位和贡献
  3. 玄奘西行的概况和贡献

对比唐僧和玄奘有哪些不同,提醒我们学历是应注意些什么?

以“我心中的唐僧(玄奘)”为题,使用简短的话对历史人物进行概括评价

【教学反思】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要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启迪。第一,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经济文化水平,这样才有条伴授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第二,我们必须学习唐朝广博的怀,在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宜安镇中学

李亚娟

 

 

  • 附件(1个)
  •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doc (54kb) 下载
编辑:宜安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