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情景教学设计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与功率
吴彦科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
一、设计理念 |
|||||||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功的定义及做功的必要因素功”、“探究:表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功率”两个探究问题为主线,辅助以逻辑推理,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学生发展实验探究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提供新思路。 本节课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通过积极的探索实践,深刻地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并运用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化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为设计理念、“构建纵深问题串,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增设探究问题,发展实验探究能力”、“聚焦情境创设,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多层次、多维度地将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课堂细节中,积跬步以致千里,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
|||||||
二、教材分析 |
|||||||
功和功率是建立功能关系的重要概念。功是为进一步提出“能”这个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概念服务的。做功过程反映了能量的变化过程。只有准确理解“功”才能更好地促进能量概念的建构。 教材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以节前“问题”引出:当位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时,应当如何计算功?接着讨论正功和负功的概念。在功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做功的快慢,引出功率的概念。最后,通过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理解功的概念、正功与负功的意义、瞬时功率的概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对力、位移矢量的分解还不够熟悉;②学生对标量、矢量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功是标量;③从平均功率过渡到瞬时功率对极限思想的应用要求较高;④汽车发动机功率、牵引力、速度三者关系的分析比较复杂。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难点的突破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从情境设置及问题引领展开教学。
|
|||||||
三、学情分析 |
|||||||
1.问题引入: 根据学生初中所学功的有关知识,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分析力与位移同方向时做功的情况,再逐步深入力与位移成一角度时做功的情况,最后通过矢量分解推导功的表达式。结合课堂中对比化情境产生问题,引起学生兴趣与思考,可以让学生回忆和复习初中已学过的功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做功过程。例如,学生会提出起重机在向上提升重物时对物体做功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时发动机的牵引力对汽车做功了,等等。然后,进一步分析起重机提着重物静止不动时拉力对货物是否做功,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时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否做功等。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做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即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进而归纳得出:力和位移在同一方向时功的计算公式,如果力与位移的夹角是90°,则该力对物体不做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力与位移成定角度时功的计算。 (2)功的概念的建立 教师可以在节前“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矢量相关知识的回顾,提升对矢量概念的理解得出功的计算式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并为分析功的标量性打下基础。这样的教学设计有于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
|||||||
四、教学目标 |
|||||||
物理观念 |
理解功的定义及做功的必要因素,理解求功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理解功率的定义及功率的计算,理解求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
||||||
科学探究 与 科学思维 |
通过演示和事例,学会探究功的来历,培养学习兴趣。 会推导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理解推导论证过程; |
||||||
科学态度 与责任 |
通过学习功的概念及其公式导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并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
五、教学重难点 |
|||||||
1. 功率概念、物理意义的理解; 2. 的理解及功率的计算 3. 机车启动的两种类型功率的相关问题 |
|||||||
六、教学方法 |
|||||||
演示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 |
|||||||
七、教学媒体 |
|||||||
粉笔,滑块,长直尺,,一体机,多媒体课件 |
|||||||
八、教学设计思路 |
|||||||
|
|||||||
九、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教 学 过 程
新课讲授● 功的概念
新课讲授● 功的正负
新课讲授● 功率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情境设置,问题引入: 起重机竖直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则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力的大小与重物移动距离的乘积。更普遍的情形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例如马拉雪橇时拉力方向和雪橇运动方向间有一个角度。这时应当怎样计算功呢? 【教师引导】回忆初中学过的功的计算公式和做功条件 (1)表达式W=FS。 (2)做功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两者缺一不可。 讲授新课: (1)功 【教师引导】当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如图,可以把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与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与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 【教师补充引导】设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的大小是l。则分力所做的功等于。分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做的功等于0。 【教师提问】那么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多少? 【学生小组交流】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等于,而,所以 【教师总结】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 功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功,所以1J=1N×1m=1N·m 【教师补充】功的公式的理解 (1)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某个力(如重力G、弹力、摩擦力等),但必为恒力,l是F的作用点发生的位移,α是矢量F和l的夹角,介于0~180°之间。 (2)求功时物体的位移必须是相对于某一惯性参考系(一般取地面)而言的,参考系不同,力对物体做的功也不同。 (3)F与l必须具备同时性,即l必须是力F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如果力F消失后物体继续运动,力所做的功,就只跟力作用的那段位移有关,跟其余的位移无关。 (2)正功和负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讨论力与位移成不同的角度时,力做功的几种情况。使力F与位移l的夹角α发生改变。 【学生思考】分情况讨论,当夹角α发生改变时,力做功的情况。 【教师补充引导】力是标量,只有量值,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的方向,而且也不是数量上的正与负。他们仅仅表示做功的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通过甲、乙、丙三图分析。 【教师总结】(1)当时,这表示力F的方向与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例如,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重力G和支持力都与位移方向垂直,这两个力都不做功(图甲)。 (2)当时,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例如,人用力拉车前进时,人的拉力F对车做正功(图乙)。 (3)当时,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例如,要使运动的小车减速,人向后拉车的力F对车做负功(图丙)。 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它也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3)功率 情境设置,问题引入: 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教师引导】在物理学中,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如果从开始计时到时刻t这段时间内,力做的功为W,则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之比叫作功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W=1J/s。 【教师提问】公式是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那么功率的推导式如何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由于,因此 【教师引导】由于位移l是从开始计时到时刻t这段时间内发生的,所以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于是可以写成。 一个沿着物体位移方向的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等于这个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 【教师补充引导】从推导过程来看,中的速度v是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的平均速度,所以这里的功率P是指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的平均功率。如果时间间隔非常小,上述平均速度就可以看作瞬时速度,这个关系是也就可以反映瞬时速度与瞬时功率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和各种起重机械,当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大他们的牵引力呢? 【教师总结】当发动机输出功率一定时,通过减小速度提高牵引力和通过减小牵引力而提高速度。 【课堂小结】1、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 2、力是标量,只有量值,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的方向,而且也不是数量上的正与负。他们仅仅表示做功的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3、如果从开始计时到时刻t这段时间内,力做的功为W,则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之比叫作功率。 课堂检测与练习: 1、关于平均功率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多 B.平均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少 C.机器做功越多,其平均功率越大 D.机器做功越快,其平均功率越大 答案:D 2、如图所示,在匀加速运动的车厢内,一个人用力向前推车厢,若人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人对车厢的推力不做功 B.人对车厢的摩擦力做负功 C.人对车厢的作用力不做功 D.人对车厢的作用力做负功 答案:BD 3、如图所示,通过一动滑轮提升质量1kg的物体,竖直向上拉绳子使物体由静止开始以5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不计动滑轮及绳子的质量和摩擦,若g取10则拉力F在1s末的瞬时功率为( ) A.75W B.25W C.12.5W D.37.5W 答案:A 4、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某运动员在做俯卧撑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将她的身体视为一根直棒,已知重心在C点,其垂线与脚,两手连线中点间的距离oa,ob分别为0.9m和0.6m,若她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克服重力做功和相应的功率为( ) A.430J,7W B.4300J,70W C.720J,12W
D.7200J,120W 答案:B 5、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恒定的功率启动,设阻力恒定,则图中关于汽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加速度﹣时间图象可用图乙描述 B.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用图甲描述 C.汽车的加速度﹣时间图象可用图丁描述 D.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用图丙描述 答案:AB 6、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以额定功率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 B.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 C.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 D.汽车的最大速度为30 m/s 答案:ACD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课后习题 |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讨论
学生经过老师引导,体会力与物体位移方向夹角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功的公式,并且理解其物理意义
通过思考与讨论,正确的理解力做功的情况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寻找做功事例,并思考机械与人或畜力做功的差异。
了解功率的定义式
通过功的定义式与功率的定义式推导出功率的推导式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
通过回顾初中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题
通过联系之前已知的知识,思考力对于物体所做的功
锻炼学生的计算推导的能力
理解正功和负功,分辨做功的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锻炼学生的理解和解决实际的能力,通过计算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巩固本节知识
巩固本节知识 |
|
板书设计 |
§8.1 功与功率 一、功 定义式: 二、正功与负功 三、功率 1、定义式 2、推导式 |
||
教学反思 |
应引导学生对本节多学知识进行自主交流探究,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