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改变想法和态度,就会有不一样的彩虹出现

改变想法和态度,就会有不一样的彩虹出现

2022年12月26日 11:21:15 访问量:4305 作者:董海霞

改变想法和态度,就会有不一样的彩虹出现

 

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幼儿园     董海霞

 

摘要: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及家庭教育环境做出合理的分析,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

关键词:儿童;问题行为;对策

一、儿童“不良行为”的理解

幼儿的“不良行为”也可以称作是行为问题,他会涉及到幼儿的心理、教育、社会、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总的可以说都是后天形成的,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步促使了孩子任性行为的发展。孩子的行为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给予幼儿的表现,找到发生的原因,寻找到适宜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对策

()行为矫正法

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比较注重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有:

1. 正强化法

通俗地说就是鼓励或者是激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鼓励,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强化其正确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的方法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解决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我们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强化孩子好的行为表现,逐渐的淡化和代替不良的任性行为表现。但是在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和分析需要强化的具体行为,确定哪些行为是需要激励的,如何避免强化不适当的行为。

(2)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和教育的情境来决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强化物,它可以是一种儿童喜欢拥有的东西,可以是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口头称赞、注意和鼓励等。

(3)在时间上,强化应该紧跟在行为表现之后。

(4)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促进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引导外部他人强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这往往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的。

2、负强化法

负强化是当幼儿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表现时,减少或消除他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幼儿以后良好行为的出现。例如,当幼儿又要出现哭闹、倒地打滚的时候,家长可以先剥夺她喜欢的事物拥有的权利,例如:玩具、喜欢看的动画片等等。一旦幼儿能够按照之前规定的改变现有的行为表现的时候,就允许他所拥有权利的一项,逐步的增加。

3. 惩罚

惩罚是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时,通过给予厌恶的刺激,或者减少、消除正强化的方法来减少或禁止该行为。为了使惩罚的方法更有效地得以运用,我们要注意惩罚的时间、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惩罚者与幼儿的关系以及要完美的将惩罚和正强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 示范法

依据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幼儿的许多行为可以不直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强化或惩罚来建立或消除,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的。再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电视或多媒体技术,用现场示范、参与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幼儿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幼儿可以直观的看到在某种情境下不同的行为表现方法,有着截然不动的结果。如有些幼儿在交往时因为不知道如何行动而出现退缩行为,就可以用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辅导。

5. 认知行为矫正法

认知行为矫正法是通过矫正幼儿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认知程度等来改变幼儿的行为表现。随着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幼儿的认知活动中,尤其是社会认知活动在行为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有时会起到主导作用。研究表明,有品性问题的孩子可能在解释社会交往信息方面有问题,他们更容易把别人的言行看成是敌视的、拒绝性的,因此更容易引发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树立正确的问题行为观

家长、教师除了要掌握不良行为矫正的一些方法外,还要了解一些国外学者所提出来的关于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解释幼儿的问题行为。这种观点认为,幼儿的问题行为并不是个人的缺点或不足,不少问题行为是学校和家庭中人际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要减少幼儿的问题行为,要善于应用生态系统原理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1. 重拟技术。即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做一种新的拟定,把某种以往认为是消极的、不合情理的行为,拟定成为一种积极的、合乎一定情理的行为。例如孩子在活动中未经老师同意就插话。对此,我们都认为这是孩子不在出风头或故意捣乱,而我们反过来想,不把他的这种行为认为是出风头或是故意捣乱,而是认为孩子对我所进行的活动非常的感兴趣,是一种积极思考的表现。一旦我们把他的这种行为看成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表现的话,势必会采用批评、指责、讽刺、挖苦等方式来解决,就容易对幼儿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反之,我们将其行为看成是积极的行为,就会是另外一种态度和教育方式。

2. 积极动机内涵技术。就是把孩子的行为动机想象为并非受到某种不好的、甚至很坏的动机的支配,而是受正确良好的动机所影响。例如,之前我们所说的孩子喜欢插话,我们在把这种行为动机看成是出风头和故意捣乱的同时,又可以看成是幼儿出于喜欢自己,想急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用积极的态度去考虑问题。家庭教育中的父母一样采用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考虑问题,用正确的方法、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少从或不从消极的动机方面考虑,而是多从积极的动机方面去推测想想、分析,用更好的、更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心理发展的方式解决,更有利于对他们的教育。

3. 积极功能内涵技术。是让我们从积极方面去发现,研究它所产生的结果。比如,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幼儿的这种插话行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认为这种行为可以提示我们饿在提问方法上、活动设计上或组织上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起到促进教师进步改进提问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

以上所说的方法,在进行家庭指导教育中,我做了很好的借鉴,与家长朋友产生了共鸣,他们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太过鲁莽和粗暴,改变自己,也改变教育态度,能够对他们的教育起到帮助作用,我真的很开心,在我们家园的共同努力和坚持下,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改变幼儿的任性行为拭目可待。坚持必有收获。

编辑:鹿泉一幼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