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教研 > 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2022年11月29日 19:32:48 访问量:1222 作者:聂鑫磊

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鹿泉区李村镇百尺杆小学    聂鑫磊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促人向上,而且具有提高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功效。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个性差异性来进行培养。

一、学习习惯的基本特点

1、普遍性。小学生在日积月累的时间中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某种习惯,并且在遇到不同的事情时都会顺其自然地运用这种习惯,这样的习惯问题可以普遍性地广泛运用。

2、后天性。小学生渐渐长大,也在慢慢适应新的生活,在后天的生活中可以使小学生的一些行为形成稳定性。

3、稳固性。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能够根据之前的经验泛化到相似的情境里。当困难加强时会自觉地去克服,而且能够持久保持。

4、指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指向性的去学习行为习惯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并且能在反复强化训练中使其变得自觉主动。

5、内隐性。学习习惯其实是使小学生内心接受的一个过程,久而久之内心慢慢接受也就可以自觉地付之于行动了。

二、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

小学生的生理成熟和知识水平有限,因此认知水平还不够高,并不能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也不能知晓学习可以带来怎样的成就感,所以小学生平常在学习中遇到不同的问题,注意力就会受到影响,习惯也不容易形成。

1、小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稳定性、系统性、自觉性。

小学生的学习是沿着“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模式进行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温习内容,在上课时能够仔细认真地听出重点和难点,这可以养成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思考的习惯,但是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很好的预习习惯,缺乏坚持其次上课能认真听讲是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获得新技能、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能力比较差,所以听课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再者小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复习,独立地完成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但在小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2、小学生在学习计划上缺乏持久性、目的性、自觉性。

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自己的学习尚且还不能自己独立完成,还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生的自觉性有限,再加上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

3、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端正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促使学习习惯的形成。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1)小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弱,容易被感兴趣的事情吸引而导致走神,不能随时终止别的活动,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2)完成作业没有计划。学习的时候没有计划性,因此小学生对学习没有目的性。

三、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对策

1、从小抓起,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2、严格要求,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作为学生,自己也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比如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端正了,发现上课时自己精神不集中了,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等情况,要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3、树立榜样,启发自觉,互相促进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采用合理的方法,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渐渐养成。

  • 附件(1个)
  • 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doc (20kb) 下载
编辑:李村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