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教研 >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2022年06月22日 16:44:50 访问量:5845 作者:路胜磊

课题

4.4 光的折射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生活现象,教材中从“为什么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一现象设艺引入课题,然后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的日常生活现象。

本节内容是光的三个传播规律之一,是下一章学习透镜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学习,对光的折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但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较少,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须充分、直观,以引起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有一定的模仿性,在这一阶段需要做必要的演示指导,之前经历过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实验,只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光路的可视化问题,折射的实验探究操作便不难。

设计思路

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以生活中的现象为起点,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建构为核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进物理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问题的解决中自主地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活动感知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③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活动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②通过动手实验、知识迁移、联想等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①通过活动过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②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1、能通过实验现象完整地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2、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眼睛受骗”现象。

教学准备

激光笔、玻璃砖(梯形、方形)、纸杯、烧杯、水、笔、硬币(备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有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及与光有关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光如果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会沿     传播,而在遇到障碍物表面会发生      。挖掘隧道时,激光准直就是应用了           的道理,我们能在湖面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从蓝天,白云上射出光在湖面发生     ,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    再射入人眼引起的。那么光在传播中能否进入水或其它介质中继续传播?传播方向是否也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光的折射。

【展示学习目标】

1)光在什么时候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折射角是如何定义的?

2)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遵循什么规律?内容是什么?

3)生活中哪些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4)池水变浅的原因是什么?

【谈学习设想】老师想让大家自己动手通过对一些现象观察与实验,完成学习目标,大家有信心吗?

【谈活动要求】1、明确活动任务及要求  2、需要大家团结互助,相互配合  3、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回顾

 

 

 

 

质疑

 

 

 

明确学习目标

 

 

 

 

聆听学习要求

1、检测学生的学情

2、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3、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

【活动1】认识感知光的折射

器材:硬币、笔、纸杯、水

活动内容:将硬币投入盛水的纸杯中,从侧面恰好能看到硬币时,用笔沿看到硬币的方向去直接点击

交流:看到了什么现象?

3:将玻璃砖放在学习成长记录单上活动1的位置,用铅笔画出玻璃砖的上下边缘(即界面),用激光笔贴近纸面向玻璃砖上界面照射,通过描点的方式,画出光路,并画出法线(配图、技巧提示)

交流:从作出的光路图来看,你能否回答:光在传播中能否进入水或其它介质中继续传播?传播方向是否也会发生改变?在什么地方发生改变?进入玻璃的光线偏向哪?从玻璃射出的光线偏向哪?

【总结】光的折射

       折射光线、折射角

【过渡】大家在活动中画出的入射角不同,但在两个界面却看到了同样的偏折情况,这说明光的折射是有规律的,大家愿意探究一下折射的规律吗?

检查实验器材

 

进行活动

观察

描述

交流

作图

 

 

 

总结

 

认识

 

 

准备过渡

1、物理是以实验与实践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到学习中,突显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

2、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交流中也能对自身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3、亲身参与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新课教学

二、光的折射规律

【迁移】我们在进行探究活动一定要先去想想如何探究?探究什么?让我们从已经学过的光的反射规律,思考一下如何探究折射规律: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我们测量了哪些量?测量了几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从内容来看,我们在研究反射时都研究了哪些量之间的关系,及光路可逆的问题(学生边回顾,教师边呈现,遍圈画出关键词)【光线与法线的关系】【角度之间的关系】

【活动2】探究了解折射规律

【器材】玻璃砖、激光笔

活动内容:1将玻璃砖的上表面紧贴在学习成长记录单活动2中量角器的0°所在的线上,(配说明图,玻璃砖的上界面中点与量角器的中点重合,用激光笔从不同的角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向点O入射,通过描点,确定折射角大小,填写在下方的表格中

交流:你能从表格和你观察的现象来总结出折射规律吗?

2用激光笔垂直入射到界面,你看到什么现象?此时,入射角、折射角为多大?

3逆着某次的光路,根据看到的现象,你能说说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吗?

【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光路可逆

【过渡】我们所探究的光的折射规律的现实意义在哪?能帮我们解决那些生活问题?让我们继续研究

回顾

 

迁移

 

 

明确实验方向

 

 

 

活动

 

 

 

交流

 

总结

 

 

活动

作图

交流

 

 

总结

 

准备过渡

1、引导学生意识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在知识上,也体现在方法上。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描点作图的方式,在训练学生作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3、通过对学习活动的总结,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新课教学

三、学以致用、解释生活现象

【活动3】在学习成长记录单上活动3的位置上画出从玻璃砖底部O点发出的两光线的折射光线,画出法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并通过玻璃砖观察钢笔,指出透过玻璃砖看到的笔的位置?

【交流】你看到的笔是真实的笔吗?在真实笔的什么位置?根据所做光路图你看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如果将玻璃砖视为水池,灯的位置就相当于水池底部,你能根据图像说明水池变浅的原因吗?看着很浅的池塘,能否冒然下水?

如果将O的位置看做有条鱼在那,你看到的鱼在什么位置?你怎么才能抓到真实的鱼?

活动

观察

作图

 

交流

 

解释

 

通过光路可逆,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通过作图的方式建立模型,通过联想假设等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从而使生活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营造贴近真实的物理情境,便于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且激发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请你说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采用学生回忆反思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评价反思意识。

前后照应,让学生学会回顾自我检测

课堂反馈

1、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3、阅读“海市蜃楼”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市蜃楼的形成属于光的     

2)海市蜃楼现象中,光之所以发生折射的原因是由于                         引起的。

3)从海市蜃楼的产生原因看,我们考到的太阳是真实的太阳吗?     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      ,清晨看到太阳的位置在实际太阳的         (“上方”或“下方”)

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4.4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折射光线与折射角

       

 

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

a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

b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c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

楼……

四、光的折射成虚像

作业布置

课本P84  1234

活动任务:P83想想议议

教学反思

本节课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通过探究、观察、讨论、思考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将探究所获得的规律应用于实际问题和生活中一些光的折射现象分析时,学生还存在不足,需要课下多加练习,提高综合运用多种光学知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编辑:开发区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