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教研 > 请别让孩子只记得脚后跟

请别让孩子只记得脚后跟

2021年09月17日 14:47:20 访问量:3079 作者:王晓聪

请别让孩子只记得脚后跟

北铜冶小学  王晓聪

台湾作家黄武雄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父亲的脚后跟,讲的是在他小时候,父亲常带着他进城,每次都是紧盯着父亲的脚后跟,才不会迷路。有一回,过桥的时候,父亲可能急着赶路,没有等他,于是,虽然已经走了二、三十趟的路,他竟然一点也不认识,只能待在原地,哭着等家里人来接,直到午夜。

上周我们学校进行千人大诵读展示活动,发现有很多班级都是老师在指挥下完成的整队诵读活动我在想如果孩子们独立去完成这个活动那么平时练习时就要学着放手。有些班级的孩子其实已经能独立了,但是老师仍不放心,还是自己在前面领着,心里才安逸。有些班级的孩子确实真的不能离了老师,他们不懂得听音乐,不懂得记动作,只是看着前面指挥的老师,一旦老师停止了指挥,孩子便不知所措。这些孩子和当年看着父亲脚后跟进城的黄武雄先生一样,老师从不教他们认路,也从不告诉他们有什么窍门能够很快地找到回家的路,只是一遍一遍地让孩子充当机器人,机械地模仿重复,无数遍之后,一旦老师不在,他们仍然变成一无所知。

今天,很多教师在上课,没告诉学生“我们去哪里?”,从不指出大体的方向。一开始就下定义,一味要学生一步步陷在“推理”的泥坑,以为这便是思考训练,这便是“”,其实这只是“形式”。在数学演示解题时也是一样,一步步非常严密,非常工整,每写一行问学生一句:“对不对?”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合作:“对。”这样热烈的上课情绪,该说是天衣无缝了。若效果不好,只好怪学生素质不佳或教材不当了?事实是:学生看到的不是“路该怎么走”,他们只看到了“布鞋不停地晃动”,简单的“左—右—左—右……”的换脚规则是知道的,但一旦没有“布鞋”在前面带路,便一片陌生不知如何是好。家在何方?路怎么走?

我深深相信,如果当时黄武雄父亲如果像赶牛一样让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问“吴厝的大榕树,旧厝的土地庙,阿公溪上的铁桥,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径……。你认不认得?”而在点头之后,叫逐一带路走过。必定在走过一趟,回到家之后便十分熟悉整条路径如果父亲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带路,父亲在后头宁可随我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其后并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黄武雄先生不只会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城东郊的地理必也在走过一遭后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他的父亲跑腿办事。

在今天的教室里,我看到学生不敢或不知问出一句:“老师,我们去哪里?”总觉得老师走在前头,一味要学生“尾随”。甚至有的老师是将学生“背着走”的。要改良教学,或许我们今天该提出要学生“带路走”的赶牛教法

当我们领孩子上路时,要告诉孩子们去哪里?沿途有哪些标记能够帮忙我们记住回家的路?在教孩子练习诵读时,如果能告诉孩子我们的千人大诵读分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音乐和动作有什么特点,能够用孩子能理解的提示帮忙他们进行记忆。比如,可以把每个动作编成方便记忆的顺口溜抬起胳膊向前冲左手使劲握紧拳,双手抱拳在胸前,抱拳就是朝天阙!这样,把每个动作都形象地冠以名称,孩子们记忆起来就变得容易多了。当然诵读表演时,音乐的熟悉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用节奏停顿孩子们了解乐曲的结构,并分段欣赏,这样,孩子们在音乐变化时,就会自觉地进行动作转换,不用老师一次又一次吹哨子、喊口令了。对于一些节奏不明显的音乐,或是不容易整齐的音乐,能够在团体操中增加口号,让孩子们发出声音,这样,潜力强的孩子能够带动其他孩子,到达动作整齐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教给孩子方法,而不是追求简单的动作模仿,要让孩子一个人也能认出回家的路,不要只记得老师的脚后跟。

 

编辑:铜冶镇北铜冶小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