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教研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2022年11月04日 14:07:14 访问量:533 作者:赵晓雅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中学阶段语文学科,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 《孟子三章》中的其中一篇,需2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本文是孟子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论述严密、观点鲜明,思想深刻,读后发人深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次授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在议论文方面,学生也已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本节课除了完成疏通文意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品读文章,体会作者思想及逐层深入的论证过程”和“树立正确积极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上,而不在疏通文意上多费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准确而流畅地朗读和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难点: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奋图强。他卧薪尝胆,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恢复了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2,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权夺利;统治者是贪图享乐,人民是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三、 熟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2,划分节奏, 全体朗读,正音。

3, 请学生自在全班面前朗读,尽力做到读准确,读通畅,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翻译课文

老师主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适当做笔记。做到字字逐译,通顺流畅。

四、梳理层次

1、文章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章第1段列举的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修辞与作用)列举这些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第1段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运用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这段话旨在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的道理。)

3、诵读下面的这段话,说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经受怎样的磨炼。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除了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还有哪些因素造就人才? 

个人主观因素(正面)

对一个国家来说国家 (反面)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列举一两个事例来证。  

  (《长津湖》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的装备和衣食对比)

五、学后感悟

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丧失斗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乐观地面对它们,咬紧牙关,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六、 布置作业

根据展示的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人物图片,任意选取上述图片内容,结合文章主题,写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300字)

七、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六位圣贤(事例)→苦难造就人才(结论)

     个人(正)→国家(反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比论证

八、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三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语言精辟,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1、本节课注重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在读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质疑—探疑一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3、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注重了问题的多元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本节课既读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附件(1个)
  • 语文鹿泉经济开发区学校赵晓雅八年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课件.pptx (32126kb) 下载
编辑:开发区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鹿泉区教研网 特此声明。